榕城素有“水上莲花”的美誉,簇拥着莲花的水网把城市衬托起来,“市上人家半条船”是古城交通图的写照。“依水筑街”、“街随水流”,城里是这样。而城内外的交通工具也是以舟辑为主。
榕江南北河环绕着古城,两河四岸是自然生态赐给揭阳人的宜居环境。可两河古时没有桥梁,居民与村民的来往、货物的装卸都得靠摆渡。古城的规划者以聪明才智为城内外的交通花费了一番心血,构筑了一幅水上交通蓝图,方便人民的生活。因此说:古城的渡口曾在历史上发挥了很大作用,而活跃在渡口的艘艘渡船,伴着波光粼粼的榕江,串起咫尺往来的居民,成为榕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。
西关的靛行渡
位于北河西边的靛行渡口,据史书记载是雍正六年,石永为官时为方便城西两岸人民的交通而设置。靛行渡位于揭阳古八景钓鳌桥旁,城外乔林一带与城里交通要津就是靛行渡。几百年来,一直以划船渡河,邻近村民的柴、草、大米、蔬菜源源不绝于摆渡中,城西集市贸易繁荣有赖于靛河渡的交通。有了渡口,交通便捷,靛行虽偏于城西,但街道商铺林立,是古城两边较为繁华地带。古渡口一直为城西的交通服务,于2000年初由于旧城改造,百年古渡毁于一旦,留给大地是一片空白,虽然古渡昔日的风光不再,可滔滔的榕水承载着渡口曾经的辉煌,无字的历史留在老一辈的记忆中。
北门渡口
北门渡口位于火船头街与镇屐街交叉的北河,北门渡口是蓝田尖浦界与城里居民交通要津。
北门渡口是北河一个较为重要的渡口,火船头街是北城关商业重地,接镇屐街通天福市,渡口与火船码头相连。渡口兴旺之时,日夜摆渡,蓝田都至尖浦农作物进城必经此渡,况有火船通汕头,来往客人增多,北门渡口远近闻名,市集形成、商贸繁荣。正在拆迁的火船头街,虽然两边的建筑物只有两层,不堪起眼,然而许多古城名店源于此,没有现代气息的建筑物透着一股饱经风霜的味儿成为一堆废土。唯独北门渡口的摆渡人依然摇着木桨,哗啦啦地哼着潮曲,似乎让人们看到北河大船小舟,顺水逆波,交错而过,穿行在绵亘古今的榕江之上,让人们记住摆渡的人,浮想联翩。
北城关外的马牙渡口
北城关外的马牙渡口,是北城外的马牙渡口,雍正七年知县陈树芝修筑,渡口大路宽五十余丈,是一个较为规模的渡口。马牙渡口在北城关外即设在真理中学右前方,在拆迁的宗光教堂旁。马牙渡口因在关外,古时过往客人较少,流传着许多民间传说,像冯夫人月蓉助夫审案,传说经常在此过渡,传说给渡口蒙上一层阴影,小时候要在此过渡,心理有些害怕。解放后由于在马牙(现在的 金润?帝豪湾)兴建机械厂,才让古渡焕发青春。北河大桥没有建成之前,此渡口是南北要津,是桃,地,梅三都之要道。此渡口不仅摆渡载人,还是货物码头,有机动船只运载车辆,汕头,潮州车辆要到广州,要在此过渡,因此马牙渡口成为一个多功能的渡口。由于北河大桥的建成,该渡口完成了百年交通任务,存在人们的记忆中。
白银官渡口
白银渡口地处郊外(位于氮肥厂旁)。是霖盘,盘东与梅云的交通要津,古时因有豪强霸占渡口,为村民畏惧,不敢过渡,绕道其它要津,苦了一方百姓。雍正八年,知县吴觐光捐俸置渡船二艘,招募四名渡工,在渡口两边修雨亭。让过往旅客遮风挡雨。从此,白银渡才真正成为群众的渡口,方便梅云与城西,盘东,霖盘一带的水上交通。此渡口一直到现在仍有人摆渡,特别是六十年代揭阳的氮肥厂兴旺之时,来往该厂提货的船只如穿梭,因而穿梭的船只摆渡繁忙,每当朝阳照在榕江上,粼粼波光映着排着长龙的木船,自是一番叫人羡慕的景象。当落日的余辉落在榕江之上,满载化肥的船只排着长龙在江上徐徐而归,又有一番喜气洋洋的气势。白银渡口在历史有着很大的作用,而今日仍发挥作用,古渡口记载着人间变化,上百年不弱,星移斗转,只是那扁舟如梭、碧水萦洄,如今,如歌如画的秀美图景不在,留下一份淡淡的冷清,可渡口依旧伴清爽的江风,时刻吟唱着榕江不朽的沧桑之歌。
城南的渡口
南门渡口虽然不是官渡,位于中山路末,在原揭阳酒厂旁边,此渡口是城南居民与新桥东面村民的交通要津,渡口虽然不大,作用甚大,原来榕城要往渔湖一带的县船,都停在此处。中山路是衙门所在地,南门渡口经久不衰,可见其历史作用之大,古时繁忙的景象无从记载,但从南门集市最早,市集种类较多的现实,有南门菜脯市、鸡市、麻绳市、竹蓖市,而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南门却是一繁华地带。上渡口不远是城隍庙,每当游神赛会之时,渡口更是不停摆渡。急需化肥的农民要往梅云氮肥厂时,许多船只停留于此,因此,揭阳氮肥厂于渡口旁设立一个办事处,建了二层楼,方便过往船只办理手续。小小的南门渡口,也就热闹非凡。如今拆迁成一片废墟,仍有一只渡船在那里摆渡,因为习惯于坐渡船的市民和村民喜欢在此来往,但跟昔日相比,已是冷落很多。
东门渡口
东门渡口在东环城外,也就是在华侨中学的西边。雍正七年贡生罗猛修筑,渡口灰埕四十多丈。是城东居民与新桥西面,渔湖一带村民的交通要津。
东门渡口在繁荣城东街市曾做出很大贡献,渔湖一带的农作物要进城,一般是在此渡口停靠,因此,东门史上有猪仔墟、三鸟集市、果蔬集市。东门渡口连接新桥铁街,铁街曾辉煌一时,闻名遐迩。华侨中学的朗朗读书声,伴着节奏均匀的划桨声,也就成了榕江南河东门渡口的景观,辛苦一天的村民摆渡回家,有一时的悠闲,也是令人记忆的一刻。
榕江南北河环绕的榕城因为有众多的交通要津——渡口,让城内外交通方便,古渡口的作用功不可没,上百年的渡口因物换星移,历史沧桑逐渐让给彩虹卧波,而现代人紧张的生活节奏,让人们留恋那榕江上的摆渡,波光闪闪、渔曲声声、橹声阵阵,人在其中,其乐无穷。
节选自孙锐卿主编《怡爱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