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legend id="h4sia"></legend><samp id="h4sia"></samp>
<sup id="h4sia"></sup>
<mark id="h4sia"><del id="h4sia"></del></mark>

<p id="h4sia"><td id="h4sia"></td></p><track id="h4sia"></track>

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
  • <input id="h4sia"><address id="h4sia"></address>

    <menuitem id="h4sia"></menuitem>

    1. <blockquote id="h4sia"><rt id="h4sia"></rt></blockquote>
      <wbr id="h4sia">
    2. <meter id="h4sia"></meter>

      <th id="h4sia"><center id="h4sia">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</center></th>
    3. <dl id="h4sia"></dl>
    4. <rp id="h4sia"><option id="h4sia"></option></rp>

        Rongcheng District People's Government of Jieyang City

        紫陌山下,听百年老屋讲述潮汕史上第一学霸的故事

         

         

        五月底的一天,烟雨蒙蒙。我们前往榕城仙桥篮兜村,拜访一座古屋。

        沿榕池路,出城三五里,很快就来到篮兜村。

        篮兜是潮汕地区远近知名的一个历史文化古村落,境内留存着为数不少的古建筑、古遗迹、旧物件。

        古寨门

        御史家庙

        七世祖祠

        八世祖祠

        节孝牌坊

        古驿道

        这其中,郑氏家庙堪为代表。

        郑氏家庙位于篮兜村中心,坐北向南。始建于明代,初为一堂两房,清代咸丰年间重修,扩建为三进三门五开间格局。清朝乾隆宰相董诰书题“郑氏家庙”门额,揭阳梅冈乾隆元年进士、直隶总督郑大进书联一副并赠祠门全副石料,其雕琢之精美,全潮汕罕见。

        家庙内保存有大量明清时代的木雕、石柱、嵌瓷、泥塑、彩绘等建筑构件和装饰物品。2008年,家庙被列为揭阳市文物保护单位。

        “物件”再精美,与下边这“几只字”相比,简直不可相提并论。

        “柏音如在”匾为明兵部尚书王守仁手书,上款书“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王守仁为”,下款书“弘治乙丑科赐进士巡按云南道监察御史郑一初立”;“泽永苕流”匾,为明历任礼、吏、兵部尚书湛若水手书,上款书“为嘉靖壬午科举人授湖州府德清县教谕郑大仑立”,下款书“年家眷友生湛若水赠”。

        要知道,王守仁、湛若水者,不但官至尚书,二人共同为明代理学宗师,对当时及后世影响极大。

        注意了!注意了!“学霸”来了!

        “金马玉堂”匾,明朝状元林大钦手书,上款书“为赐进士第翰林院编修郑一统立”,下款书“年弟林大钦赠”。

        一乡村宗祠,却同时据有三名匾,大江南北,实属难得一见!

        名匾何以赐赠?林状元与篮兜有何关联?皆因篮兜村明代出了郑一初、郑大仑、郑一统三杰。

        郑一初,字朝朔,号紫坡,揭阳县官溪都蓝桥乡(即今之篮兜村)人,生于明朝成化十二年(1476)。明朝弘治十八年(1505年),上京参加会试,登进士。后朝中宦官专权,朝政日非。郑一初愤而挂冠,托病辞归故里。他回家后于紫陌山(俗称“乌木山”)筑一书轩,名为“紫坡台”,潜心讲学,课育后代,过半隐居生活。正是因为郑一初不愿与阉党同流合污,归居紫坡台,才会使这里以至紫陌山受到世人的推崇,成为潮汕文人视为不畏权贵,高风亮节的圣地,视为中国正统儒家思想的缩影。紫陌山因之也成为揭阳八景之一之“紫陌春晴”。

        郑一初子郑大仑,也为当时名儒。究竟有多“名”?潮汕科惟一上惟一的文状元林大钦(小编因此称他为潮汕史上第一学霸,你应该不会反对吧?),是他教出来的!套用一句话,就是:

        潮汕惟一状元 篮兜造

        这里边有一段“古”。

        明朝正德年间,揭阳蓝桥村有个姓郑的员外,数次发现买回家做菜的冬瓜上有着字体娟秀的诗句,他年方1 2岁的儿子郑一统非常聪明好学,想结交这位“冬瓜诗人”,便央求父亲带着他找到卖瓜人,并循踪寻到海阳县山兜村(今属潮安县)一户姓林的瓜农家里,获悉瓜上之诗是其9岁的儿子林大钦看瓜时所题刻的,而大钦的学问却是因家贫上不起学,偷偷地从书斋门外听来的。郑员外爱才心切,有意接济林大钦完成学业,便把大钦接到揭阳郑氏私塾“仰斗书斋”(据考位于后之仙桥戏院附近,惜已无迹物遗存),与儿子郑一统一同授业于名儒郑大仑。两人情同手足,互勉互励,学业一日千里。嘉靖十一年,郑一统经与恩师和父亲商定,让家贫的林大钦先应试,兄弟分期在科场夺魁。果然,林大钦在壬辰科状元及第。3年后,郑一统上京应考也登进士第,入选翰林院编修。

        走出郑氏家庙,不知不觉,云消雨歇,天朗气清。村头码头桥前这一墙三角梅,更觉精气神十足,勃发无限生机。

        文字:山水

        摄影:海平

         
        相关附件: